京都市內有不少條運河,
都是以前為從琵琶湖引水到市區而開鑿的,
這些運河兩岸種滿櫻花樹,
到了春天潺潺河水有了粉櫻妝點,
便成為最受歡迎的賞櫻景點之一。
我們挑了能搭地鐵抵達的兩大區,
去見識浪漫的運河。
一區是哲學之道從南到北,
順遊南禪寺、蹴上鐵道。
出了地鐵蹴上站,很快就能走到蹴上傾斜鐵道
連結引水道上游的蹴上碼頭及下游的南禪寺碼頭的傾斜鐵道,
全長約為582公尺,建設當時是世界最長的傾斜鐵道。
為了解決約36公尺的高低差,
採用與纜車相同的原理運送乘載船隻的台車,
讓船隻不須裝卸貨物,
即能藉由蹴上傾斜鐵道順利通過高低差的斜坡區段。(以上文字取自琵琶湖疏水網站)
三月底來時候,聽網友這區只有零星幾朵花,
第二趟來時,卻已在吹雪長葉了。
今年的花季真不好追啊!
要步行前往哲學之道南端時,
路過發電所,也是被櫻花包圍著。
哲學之道花況也是到尾聲了
這條路線太過熱門,
即使一大早就直衝去,
即使已過了最佳觀賞期,
還是拍不了背景乾淨的照片。
幾天後來到哲學之道北端,花全謝了,賞櫻季終了
這一小段有傳說中的花筏,不枉費我又跑一趟啊!
賞櫻季這麼熱鬧,
實在很難在這悟出什麼哲理啊!
當初那位哲學系西田教授,
應該料想不到他每日的散步路線,
居然成了國際觀光熱點,比菜市場熱鬧哩!
哲學之道南端周邊有幾個知名古寺值得順路參觀,
這個是南禪寺,建於1291年,
各棟建築真的都充滿優美古風,
而且免費入內。
不算是主要賞櫻景點,
庭院裡也是有幾棵重瓣品種的櫻在盛開。
沒有人潮,環境十分清幽舒適
這個瓦當刻了一張兇惡的臉不知是何用意?
南禪寺境內占地遼闊,全境免費參觀。
裡面最有名的是這個水路閣,
作用跟我們在歐洲看到的水道橋類似。
建於1888年,目前仍持續運送琵琶湖的水
另一區來到地鐵山科站,
徒步走到觀光客不多的山科疏水,
看看櫻花與油菜花共譜的春天交響曲。
在山科站下車,一出站就看到一棵開得極為奔放的垂櫻。
一路走過寧靜的住宅區,
來到山科疏水。
這裡的吉野櫻正來到見頃後段,部分已凋落長葉了。
這個人潮少、風景美,
離市區不遠的地方,
真是個悠閒散步、發呆、野餐的好地方。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