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動物醫院 腎病透析科主任 謝馥憶醫師
隨著國人飼養寵物的時間已久,對於寵物保健的觀念日趨完善,七歲以上犬貓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犬貓於七歲以後步入老年,器官衰退的速度漸漸加快,老年疾病如心臟病、慢性腎衰竭、腫瘤等也越來越常見,如何做好中老年犬貓保健,讓心愛的寵物可以享有更好的中老年生活,是近來在動物醫院常出現的課題。
像筆者自學生時代飼養的寶貝貓,今年也邁入第十一個年頭,在今年夏天卻突然發現貓咪的身形消瘦、皮膚彈性變差、活動力減退、食慾不振(其實也沒法確定,因為家中有五隻貓)。立即檢查後,竟是腎臟型態與功能都已退化的慢性腎衰竭,直至目前都仍持續監控與維持的狀況,且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怎麼會有腎衰竭?
腎衰竭成因眾多,可概略分為腎前性、腎性與腎後性腎衰竭,「腎前性」多是由於體內循環的改變,使得腎臟血液灌流量改變,包括:休克、脫水、心衰竭(也是老年疾病之一)、大量體液流失(燒燙傷、失血等)或血管栓塞。症狀以寡尿或無尿為主;「腎性」則是指腎臟本身受到病原、毒性物質、藥物的傷害,或腎臟本身先天性問題或老年退化的影響;「腎後性」多是由於腎臟之後的輸尿管、膀胱、尿道在排出尿液的過程中遇到障礙,而將尿毒素滯留於體內,如輸尿管、膀胱、尿道的發炎、破裂、結石或腫瘤阻塞。
如何知道生病了?
通常容易發現的疾病多以急性為主,急性腎衰竭的動物會突然的精神、食慾變差,排尿量顯著不同,甚至出現嘔吐下痢等症狀。但慢性的疾病卻有很長的沉默期,以相當不顯著的方式呈現精神、食慾漸漸消退、毛髮光澤度漸差、排便排尿習慣改變,常常是到了病程已發展至一定程度才會出現顯著的臨床症狀。所以中老年以上的犬貓,通常會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身健康檢查,以評估身體、器官的狀態,再加上平時照顧若覺得不如往常般的狀況就可以請教醫師評估是否有需要檢查等。
醫生,救救我的寶貝
慢性腎衰竭的治療大多仍以內科輸液療法,補充、調節身體內部水分、電解質平衡,加速尿毒素的排出,減少尿毒素對全身性的傷害,並因應病程與症狀的發展適度給予藥物治療。最近幾年的治療方式還有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這兩種透析方式都是以不經由腎臟排泄尿毒素的路徑,加速毒素的排出,試圖以較短的時間與較快的效益來降低尿毒素,以減輕傷害。但若腎臟功能受損的過度嚴重無法恢復,就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支持照顧與監控。
之後怎麼照顧?
有腎衰竭病史的動物,在日常照顧上要注重飲食的攝取,通常會是依據腎臟受損的程度,建議採行適當蛋白質、鹽分攝取的控制或營養素的補充,水份攝取的量也很重要,若因腎功能缺損而影響身體保水能力,甚至有需要以輔助水分補充的方式(如主動餵水或皮下點滴補充),讓身體與腎臟避免再受到脫水的傷害;另外,定期腎臟功能檢查追蹤,儘早在腎功能又有變化時加以治療。
可以預防嗎?
其實,只要做好適當的飼養管理,以正確的疾病預防計畫、飲食概念、生活管理、用藥知識等,就可以預防腎臟平日負擔太重或受到傷害,在加上定期的健康檢查,對於疾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以避免延遲治療的傷害。另外,若家族病史或好發品種的動物,像是阿比希尼亞貓、暹羅貓、波斯貓、牛頭犬、迷你雪納瑞、鬆獅犬等,更要注重平時的健康檢查。
若是像筆者一樣,家中有一隻以上的寵物(特別是貓),是共同吃飯、上廁所等,較難注意飲食與如廁狀況,就更需要注意每隻寵物日常活動的表現、皮膚彈性與體重變化,才可早點發現究竟是哪隻寵物有健康上的狀況,以免延誤病情。
原文出處: http://qna.vet.com.tw/viewthread.php?tid=650&extra=page%3D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