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行程中遇見的動物可說是爆量的一天。
7/20,上午的巡航是到一個海灣看冰川,天氣一樣是多雲,陽光忽隱忽現,拍照很搶時間的。
峽灣和冰川天天都有得看,不過我私心把重點放在巡航過程中,期待有不同的動物與我們相遇,尤其是願望清單中還沒實現的部分。開小艇的探險隊員很盡責的注意周遭海面出現的動物,感謝有他,這趟巡航我們看到了~~
Atlantic Puffin大西洋海鸚鵡,牠那猶如戴了小丑面具的嘴,實在很讓我不解,演化成這樣,到底有什麼生存優勢?
不久,在冰塊上出現一隻髯海豹,這是行程中第二隻髯海豹
牠好像在表演瑜珈動作喔!
這位同學,你也想登船探險嗎?
我說牠不但臉像狗,掛著口水的模樣還跟狗如出一轍
一臉愛睏樣看起來超無辜,不過牠可是有能力把北極熊撂倒的戰士喔!
眼皮沉重又得張開眼睛警戒我們這些人,真是好可憐,那就不打擾了,掰掰~
接著,小艇路過一片石礫灘時,眼尖的人喊出「Fox」。哇!我的夢幻物種之一出現了,可是我看不到。yy幫我指引之下,我才看到一團跟石頭很像的東西在動
哇!這北極狐夏天的保護色也太成功了,加上體型小,根本很難被發現啊!
看牠身材比例,應是一隻成年狐狸,好瘦啊!
看到我們這群紅色大軍,牠大概有戒心了,輕巧俐落地往上坡走去,我與北極狐初次見面,就這麼短短2分鐘,沒了
這樣不夠啦!我要近距離的,還要有幼狐狸啦!行程剩下最後三天,拜託好運趕快發生吧!
最後,小艇帶我們來到一處平緩的沙灘登島,難得有藍天和倒影,為今天上午的巡航做個完美的結束。
小百科:
北極狐會吃鳥蛋、掉落的雛鳥。這隻狐狸出現之處就在崖頂鳥巢下方,因此牠應是識途老馬,來這找大餐的。
午餐快結束時,廣播聲不尋常地響起了:「We spot a pair of humpback whales ......」還在吃午餐的、剛躺下去午休的,全都衝去甲板啦!
Humpback whale中文名座頭鯨或大翅鯨,雖在阿拉斯加旅遊時曾看過一群,不過換個場景來到北極海,我還是很亢奮
探險隊員裡的鯨類專家說,座頭鯨尾巴的白色花紋,如同人類的指紋一樣,是辨識不同個體的依據,我拍了不同的尾巴來比對,果真花色不同呢!(以下兩張裁切過)
幸運的錄到一段完整的噴水、潛水的影片,連噴氣聲都錄到了,收看請記得開喇叭。手殘晃很大,請忍耐:
牠們待的時間不長,因此下午照原定計畫再去另一處峽灣巡航,太陽難得偶爾露個臉
海面上出現三隻哈伯海豹,大家的大砲都猛拍這些初次見到的海豹
牠背向我們的時候,我才發現牠的背有一層深色毛,和光滑的腹部很不同
離開海豹們之後,路過這一家黑雁的親子活動。各位看倌有找到小寶寶嗎?
一群慵懶的海象在一處沙灘上等我們。請大家目測一下睡翻的這位,是男是女?
這位的性別呢?
返回大船途中,我們這艘快艇居然故障了,得靠著別艘挺拉我們回去。
開我們這艘小艇的探險隊員不可置信的說:「這真是我永生難忘的時刻!」
我則是想說:在探險行程中的每一天,都是我永生難忘的時刻!
小百科:
又名大翅鯨、駝背鯨、巨臂鯨,俗稱海崎(閩南語),屬於鬚鯨亞目的海洋哺乳動物。其名源於日文「座頭」(ザトウ,江戶時期的視障人士之社會階級),因其背鰭及背瘤的外貌好似背負琵琶的座頭而得名。大翅鯨為大型鬚鯨,胸鰭特別的長,約占身體的三分之一。 成年鯨身長可達約11.5至16公尺之間(39至52英尺),成年雄鯨平均體長13-14公尺,成年雌鯨維14-15公尺; 剛出生的仔鯨長約3至6公尺。。成年鯨體重25至30公噸,最重可達40噸,新生仔鯨重1至2噸。座頭鯨以其躍出水面姿勢、超長的胸鰭與成年雄鯨複雜的叫聲而聞名。全世界各大海洋都有座頭鯨的蹤跡,是賞鯨者的最愛之一。
牠們獨特的獵食技巧稱為水泡網捕獵法。一群鯨魚在群魚的下方圍成一個大圈迅速地游動,再利用它們的噴水孔向上噴氣形成水泡網從而使群魚逼得更為密集。這樣子它們突然會張大口向上竄,一口就可以吞下數以千計的群魚。鯨魚們協同採用這種捕獵法時其團隊規模可達12條,而水泡網的直徑可長達30公尺(100英尺)。這可說是海洋哺乳動物中最奇特的捕獵方式。
專家發現體型巨大的座頭鯨會拯救「任何」遭到虎鯨攻擊的動物,從 1951年到 2012年的紀錄中發現到 115次類似行為事件,發生地點從南極到北太平洋都有,被牠們拯救過的海洋生物包括:海獅、海豹、翻車魚、灰鯨以及人類。座頭鯨的行為讓人了解到,靈長類動物外的生物中,也同樣有著複雜的情緒需要進一步探究。
以上資料摘錄自中文維基百科